自從擔任104履歷健診志工起,大概兩天左右,我就把「檢視自述外語程度」列為必要事項。相信同樣擔任人資的夥伴也會有類似的感覺─求職者常常很猶豫自己的外語(通常是英語)到底要寫「略懂」、「中等」,還是「精通」?

因為看過文藻外語學院,TOEIC 920的履歷自謙「英語中等」,我現在讀到履歷的這段只要不是寫「精通」,我都會再多問一句,『考過語言相關的檢定嗎?方便詢問分數嗎?』超過650,我便會請對方改成精通。​​​​​​​「650/990=65.66%」這個門檻剛好及格,聽起來很「中等!?」但JD的擦邊球,不投嗎?

先從高分群討論起。或許是華人教育下的競爭意識,以及謙虛所致,一個菁英在一群菁英中,會感覺到自己很平庸。因此特別是外文系或學歷還不錯的求職者,會因為身旁環繞900~990的Pr97+而感覺到自己不過爾爾,故寫下中等。這時候建議求職者改為精通,我個人主張是相當合理的。當然曾經也有過求職者表示,自己是典型的「閱聽人」,對於英語只能理解,不善說寫。橫豎人力銀行普遍會讓求職者能夠將「聽、說、讀、寫」的程度分開表達。如此根據測驗的結果,我就建議他聽讀標示精通;而說寫則落在中等。

主要是那些不是典型金色證書的模糊地帶,才有著百家爭鳴的觀點。網路上有人稱沒有900別妄稱精通,更甚者認為任何非母語程度都算不上精通。與我個人看法比較接近的則是:「考幾分都不算,實際互動才實在。」

這也是我通常向求職者表達的觀念。記得曾經在一堂演講上邀請聽眾舉手互動,請他們回應自覺的英語程度落在哪兒:
(1)不懂→0人 
(2)略懂→0人 
(3)中等→約2/3 
(4)精通→0人 舉手互動的參與期望值,本來就不會是100%,但我還是問了
(5)想寫精通又不敢寫→約1/3 

這種尷尬是我個人認為,不論是在學生,或是任何階段的求職者都應該突破的一個迷思。精通是一個終點很模糊的範圍;就跟要攻頂但不知道在爬哪座山一樣。「你如何知道」公司要的精通,是多精通?

│精通還是中等這把尺,從來不在求職者手上,也不是外語檢定成績單。是求才者說了算。 

根據多益官方公布的英語能力參照表是這樣說的:

605~780:
可以英語進行一般社交場會的談話,能夠應付例行性的業務需求,參加英文會議,聽取大部分要點;但無法流利地以英語發表意見、作辯論,使用的字彙、句型也以一般常見為主。


785~900:可有效地運用英文滿足社交及工作上所需,措辭恰當,表達流暢;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,如:面臨緊張壓力、討論話題過於冷僻艱澀時,仍會顯現出語言能(力)不足的情況。

就小女子個人的觀察與經驗,大部分的人會有趣地選擇性忽略「轉折詞(eg.但)」前面的內容,只保留轉折詞後的陳述當作「唯一事實」。不過,在不同的企業與崗位上,要辯論、使用「高深複雜」句型的情境有多頻繁呢?而必須加入冷僻艱澀的談話的機率又有多高呢?求職者不知道,BBS上說非母語者不值一提的人也不會知道。

│因為這些微小的機率而自己我篩選,同時也阻礙了其他才華被看見的可能

同樣根據多益官方的「2018台灣大型企業人才國際化及外語職能管理調查」摘要報告指出,「2018 年企業員工職位英語能力標準,企業要求新進員工多益成績平均是582 分,要晉升基層主管是 621分,儲備幹部則是 653分。中級主管多益成績平均為 684分,高階主管則達726 分。」可見企業的要求並非想像中嚴苛,勇敢寫上精通,為自己開拓更廣的機會有何不可。

│考幾分都不算,實際互動才實在。

最後,到底求職者有多精通,面試方也不會天真地相信片面之詞。用自家的測驗工具也好,直接進行英語面談也罷,都會有辦法驗證這個求職者達到用人單位「夠用的」精通便足矣。

關於英語「精通」這件事,我的觀點:「多益超過650,就寫精通吧!!」

arrow
arrow

    HR de Cip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